周瑜回复了李素的战书,但最后却没有实践他的诺言,而是稍稍食言调整了一下。

        只不过,这种调整并没有改变最终的结果。而李素在权衡之后,发现无伤大雅,甚至还便于他再偷偷多部署一些骚操作。所以他在回信痛骂周瑜失信、沾点道义上的便宜之后,也闷声发大财接受了这个变故、继续应战。

        中间只是相当于发生了一点小花絮。

        这个花絮的内容,说来也很简单——按照周瑜的计划,双方原本是会在八月初二这天,在中江流入太湖的河口位置,由周瑜让出一片战场让李素舰队进入湖区后,周瑜再冲上来双方搏杀。

        但实际上,决战的日期被拖到了八月初四,晚了两天。

        晚的原因,是周瑜的“天气预报”实在不准确,台风在登陆之前,多徘徊拖延了两天。

        没办法,台风的运行速度、时间,确实不好估计,误差几天很正常。

        李素不会白白等周瑜,所以拖延决战日期这种条件,需要周瑜自己去争取。具体的争取办法,就是在从牛渚到太湖、沿着中江败退的过程中,多节节抵抗扛两天。

        每一天的代价,都是周瑜军要多战死负伤数千人、而对面的李素军只要战死负伤数百人而已,双方在这种消耗中的战损比差距,至少是五倍以上!

        没办法,毕竟堵在小河里打水战,双方都是长蛇阵,都只有蛇头的部队可以投入战斗。后面的兵力要等前排的战友战死团灭、至少也是战船沉了,才能补位上来厮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