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雒阳周边,乃至整个河南尹地区的战后重建工作,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尤其李素心中存了建设新城的念头,选址、考察、组织移民恢复生产、对赤贫移民进行政府鼓励补贴……种种前期准备工作肯定都是异常忙乱。

        好在,河南尹和河内境内,原有人口少了之后,倒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可以直接毫无阻碍地进行底层规划,不用考虑与既得利益阶层的对抗。

        这种感觉,倒是有点儿后世规划雄安新区时的味道了,掣肘和阻力远比“拆迁旧城”小得多。

        李素上任之后,先是花了五六天时间摸排,把最新的户口情况彻底厘清,他本人都确保河南尹境内的每一个县都走到。

        而对即将担任河南尹的诸葛亮,因为目前没有别的大政要抓,李素对这个得意弟子的暂时要求拔得更高了,要求诸葛亮对于郡内的每一个乡镇都要走到。

        不过时间可以不用那么急,半个月内走访完也行,也算是对诸葛亮日常民政财政短板的补足和历练。

        这也是对诸葛亮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诸葛亮做官四年多,之前灵台令和太史官那些职务,都是中央的技术性学术型官僚。

        他唯一的地方官履历,就是直接从河东太守起步的,上来就是正郡级,压根儿没有接触过县里面的基层民政事务,太不接地气了。

        而且诸葛亮任河东太守期间,内政事务主要以筹措军需为主,不需要他搞地方建设、抚民恢复生产。这样的履历无疑是有一点畸形的,不利于他将来成长为全面的丞相之才。

        李素既然对诸葛亮揠苗助长了,让诸葛亮少了十年自然历练成长的时期,那就有责任帮诸葛亮补足短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