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节当天的随意会谈,终究不能形成制度性的安置。

        所以把马提诺思这些人打发走之后,李素和诸葛亮商量起这事儿,就觉得未来可以在雒阳贡院落成之后,增加一些原本太学没有的功能,提供一些杂学的“选修课”。

        等天下太平了,朝廷财政允许,就中央财政掏钱,养一批没有绩效压力的驳杂之学老师,凡是已经被地方举到朝廷为举人的,如果在雒阳长期滞留、学习备考,那就可以自己选修学点别的东西。

        说不定考个几年之后,觉得科举无望、实在不是做官的材料,还可以改行往别的方向努力。

        这种改革,也算是对太学功能的一种丰富。毕竟后世到了唐、宋,翰林院里还有各种“待诏”,就是搞琴棋书画和其他杂学的。

        这一世,既然科举都还没恶化到“应试教育”的阶段,就该从一开始就尽量百花齐放一点,能缓解几分华人的官本位思想,就缓解几分。

        而且这些杂学也不都是武艺、体育或者艺术,也可以有物理化学医术嘛。

        数学不算杂学,数学是直接入未来的科举正课了。

        贡院在将来不考试的时候,会把太学的功能整合过来,平时学习,考时考试。这也是避免贡院的建筑利用率太低。

        而且对于这些杂学,只要不涉及意识形态的,官方也不会规定一个正统思想,大家百花齐放就行。尤其教武术教体育,谁强谁弱比一比就知道了,很好判断,自己能者上庸者下。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