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义,看见陆地了么?按照步子山提供的情报和海图,不是这两天就该抵达林邑近海了么?我们是严格按照从朱崖洲最南角启航后,一直航向正南航行的吧?子山,你提供的图也没问题吧?”

        在朱崖洲驻扎适应环境半个多月之后,十天前,十月三十日。赵云终于带着数万大军,数百条大海船,重新拔锚起航,离开朱崖洲的海岸,踏上了远征林邑的最后一程。

        赵云启航的时候,还留下了几千士兵,包括两百多名因为各种气候、饮食和疾病水土不服死掉的,还有三四千有轻重程度疾病、肯定扛不过后续远航和作战的。连水土不服的战马也留下了一千多匹。

        这些人就被留在岛上,暂时充作屯垦,留守这个中继站。最后赵云带走的战兵总人数,大约在四万五千人。

        离开朱崖洲南端海岸前,赵云还在岛上留下了一块石碑,算是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提前“勒石记功”,学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和窦宪的封燕然山。

        不过,也因为仗还没打,所以出征离岸时的石头也不好多写铭文,最终赵云只是让刻了“天涯海角”四个字,算是夸示自己此次出兵去的地方之远。

        今天已是十一月初十,估计至少已经航行出一千二三百里,按步骘给的海图,确实该看到陆地了。

        “从朱崖洲西南方最靠南的角落,一直往正南方航行,也能遇到林邑陆地”,这也算是步骘这两年摸索出来的一个贡献。

        在看不到陆地的远海航行,精确的方向角度是很难掌握的,也就正东西南北这样的方向比较容易把控,尤其是朝南,可以只靠罗盘搞定。

        面对今天赵云的略微焦躁,同船的步骘连忙表示:“图绝对没有问题,我们之前以商船队的身份,已经航行过好几次了。

        且如今隆冬时节,南海东北风盛行,从侧后方吹来,全程连调整方向抢风都不需要。赵将军若实在不放心,可以让船队稍稍往西转向,应该能更快接近陆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