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自以为被诸葛亮骗得又白白浪费了一个白天,心中自然是憋着气的。

        所以他既然决定了要打,次日就要赶早,争取在接近敌营和破墙的过程中,尽量利用黑暗的掩护减少损失。

        最好是打着打着刚刚破坏掉诸葛亮的营地外围工事,天就放亮。这样在后续的追亡逐北过程中,也能避免因为黑暗视野不清、追击时盲目鲁莽而中埋伏。

        激进的同时,风险也能降到最低,计划完美!

        杜袭倒是还想劝几句,说是不要那么着急,明天一早等李典来了再商量商量,中午再战也来得及——毕竟李典也只是比夏侯惇晚来两天而已,不算久。

        他们之前商量好分段扎营逐次推进,也是为了求稳。前军试探性推进,确定能站稳脚跟,后军才好拔营跟上。这样始终有两道防线,也能把万一中伏的损失降到最低,退却时能稳住阵脚不至于一溃百里。

        但夏侯惇坚持认为时间紧迫:“诸葛亮刚到第一天靠陈到虚张声势吓住我们,今天又靠膨胀土墙营垒吓住我们,都拖了两天了!

        宛城到博望坡才多远?明天再拖高顺的先锋就赶到了!可能我们也就最后一天机会先灭诸葛亮了,还等什么等!等敌人合兵一处痛失良机?等不及了!”

        当断不断,必受其害!夏侯将军还是非常果决霸气的。

        ……

        次日凌晨,夏侯惇的完美计划被坚决执行。

        四万曹军分成前后两部,各自相距不过数里,沿着只有两三百丈宽的山谷正面,发动了一波波的攻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