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军在四月二十一日这天凌晨、试图奇袭夺取长安城暂时受挫后,当天白天没有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

        午后的时间,只是让一些统筹攻城战术的将领们,走马观花绕城一圈观察地形,好勘测规划攻城阵地。

        毕竟士卒远来也累了,之前要不是觉得有机会,也不至于只歇一夜就投入战斗。

        二十二日开始,部队就按前一天的规划,展开了施工。施工将会持续五六天,在完成之前,不可能进行军事冒险。毕竟长安是这个时代全球城墙最高最厚的三座城池之一,只要没有内应,就别谈快攻了。

        冷静下来之后,刘备乃至他帐下的诸将,也渐渐能从军事角度理解,李傕为什么要如此丧心病狂在长安城内搞血腥的清洗,甚至为此不计身后的报复——因为李傕太清楚,当年王允是怎么死的,那事儿就是他亲手干的,他靠的就是王允手下同情西凉军的将士们放水内应。

        而人一般都会对自己赖以成功的手段特别提防、特别以史为鉴。

        就好比李世民是杀兄逼父夺位的,所以他特别提防他儿子李承乾也来这么一手,所以李承乾不可能成功。赵光义、朱棣上位的手段,他们的后继者也不可能复制成功,一个道理。

        历史不会简单重演,总要修修补补,把明面上容易规避的犯过的错修饰一下。李傕的修补手段就是宁枉勿纵,把城里一切可能同情皇帝、心向刘备的人士都杀了。这样一来,他彻底依赖目无汉室的胡化西凉汉兵,加上西凉羌兵、北地鲜卑兵,至少能够固守孤城多活很久。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一切都是以史为鉴的猜疑链惹来的屠杀。

        加上李傕确实重赏士兵,还发宫女给胡人,刘备军通过试探也已经发现,这些胡兵对李傕的拥护极为狂热,士气极高,所以要做好城破时跟这些禽兽血战到底的心理准备,不能轻敌指望“只要城门攻破敌人就会军心瓦解投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