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六,长安城攻下后三天,战乱的痕迹总算被草草打扫一空。

        刘备也第一次暂时入驻北宫明光宫、以大司马的待遇办公。李素则住进京兆尹府,赵温等人也在旁边的三公办公区临时勾当,蔡邕则还在半路上,至今没有赶到长安。

        这里必须强调一点:刘备并没有僭越,因为长安北宫不是皇帝住的地方,皇帝住的最正统的是未央宫,还有两侧的长乐、建章。

        未央宫和长乐宫之间那个缓冲区域,本来就是人臣办公的。类似于隋唐把三省六部放在外宫,明朝把内阁放在外宫。

        明光宫在这块缓冲区域的最北端,南门对着武库,再往南就是京兆尹府,再往南是霍光故居、三公府衙。

        长安城内,一堆堆的废墟依然不和谐地堆在皇宫和街坊中,但好歹余烬已经全部扑灭,尸体也都烧干净了。要把废墟全部清掉,那起码得个把月的时间,再要重建,一年半载都未必完成得了。

        但只要这些废墟暂时不影响其他邻接街区行使正常的城市功能,也就罢了。

        三天的时间里,长安城内的人口也简单地重新普查梳理了一遍,虽然不精确,但也大致摸排出了李傕最后末日疯狂造成的损害——这几个月里,长安城及周边,至少死了十几万百姓,如果不保守估计,二十万都有可能。

        李傕郭汜这些残暴军阀,让雍凉“年减人口百万”的破坏力,就是这么惊人。这还算是好的,至少194年就拿回来了,要是拖到历史上的196,整个关中就只剩百万人口了。再拖到198,也就是历史上李傕被杀那一年,可能二三十万都不剩。

        如今也算是及时止损。

        初六傍晚,刘备在明光宫里大致熟悉了环境之后,带着其他几个公卿来京兆尹府晃悠一下,顺便了解情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