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督导的后勤部队、遭遇河西诸羌的抢劫,肯定不会只有一次。

        毕竟这个时代的通信条件那么差,消息闭塞,祁连山区的羌族本来就各自占据一条河谷过自己的日子,很少翻越雪山往来。

        烧戈王和柯吾王吃了瘪,甚至本人都因为挑衅汉军而阵亡,这种噩耗个把月之内都不一定能传到其他羌部蛮王耳中。所以他们之前被贾诩挑唆、贪于财货使绊子的行径,只会一而再、再而三,直到每隔两百里内都有部落被灭、成为反面教材,才能彻底震慑住。

        好在,这样的血洗和教训,不用每次都李素亲自出马解决,有王平就够了,将来还能靠马岱。

        李素本人在抵达酒泉之前的最后几百里路程中,只遭到了两拨袭击,规模还都没有烧戈王和柯吾王联手袭击那次大,全部是比较轻松击退。具体的屠戮经过也没什么好多说的,毕竟敌人都不是什么百战精兵。

        其中只有两点闪光点稍微值得说一句:

        其中一次,是从昭武继续往西、通过酒泉郡边境,在表氏县境内时。

        这一次袭击中,当地羌族蛮王似乎也打听了一些前面同行失败的教训,以为前面同行之所以失败,还是给汉军留了太多结车阵的准备时间。所以他们合计之后,觉得动手前部队行踪再隐秘一些、发难时更猝不及防一些,就有可能胜利。

        而且他们的兵力数量比烧戈王与柯吾王还少,本来硬仗能力就不足,但人少天然容易隐蔽。一番合计后就这么决定了。

        可惜的是,这套自以为改良过的2.0版本劫车作战计划,临到实施的时候,王平果断利用当地弱水比较浅、拉车马匹也能泅渡的优势,当机立断把车队赶到弱水中,渡河到对岸重新好整以暇结阵。

        毕竟之前跟烧戈部与柯吾部作战的时候,王平还没露过这一手呢,羌族部落根本不知道汉军的车队能轻易灵活地水陆两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