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燮觉得赵云不顾后勤、疯狂冒进,这种认知不是没有道理的。

        也正因为士燮觉得可以把赵云饿死,所以哪怕他明明是内线防御作战、可以动员起来的临时作战兵力规模远超赵云,他也依然不愿意出城野战击退赵云。

        笼城死守消耗可以让赵云十死无生,野战却有可能让赵云九死一生。相比之下,当然是选择一丁点机会都不给赵云留了。

        说了这么多,或许有看官会好奇:士燮到底可以动用多少兵力,以至于他觉得在野战中都有机会?

        事实上,因为在龙编周遭集结了交趾、九真两郡的绝大部分兵力,以及从郁林撤下来的部分人马,士燮这次全家老小一波流,集结了接近两万战兵。

        另一方面,防守方总是可以临时动员农民参军,尤其现在是冬季农闲时节。

        在北方,一般是二月份开始春耕,农历七八月份就能秋收。在交趾郡,因为天气炎热水分充足,稻米可以天然种植两季,哪怕没有专门引入林邑稻这种新品种也无所谓。

        同时播种开始的时间可以比北方提早一个月,一般正月就开始种了,种正常稻米也只要四个半月成熟,五月份收割一茬,六月初再种,到十月底前全部完成收割。

        所以从每年十月底到来年正月初的两个多月,是交趾难得的农闲时间。赵云趁着冬天来进攻,固然是避过了酷暑,却也便于士燮的坚壁清野和动员农兵,算是一得一失。

        如今是腊月初,士燮动员了至少两万交趾本地的青壮临时从军。尤其是他的两个儿子从谅山隘准备撤退前,已经派了信使飞报后方,给士燮时间准备坚壁清野。

        士燮把龙编周遭小县和乡村里的百姓大量集结到郡城中,不给赵云枪百姓粮食补充军需的机会。这些临时进了郡城的青壮无所事事,当然要临时发粮赚外快给士燮当兵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