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阎象劝说袁术做好一切准备后再动手,结果自然就导致了袁术阵营明明是离雒阳最近的诸侯,却是最晚派使者抵达雒阳吊唁的。

        其他诸侯很多都赶在了196年除夕之前到了,也算是在新年之前把这些悲伤的事务处理完。只有阎象,他在197年的上元节次日,才抵达雒阳。

        历史的车轮,终于翻到了建安三年——或许,也是建安这个年号的最后一年了。

        南阳郡与河南尹相距那么近,袁术的使者却走了那么久,自然引起了朝中一些公卿的不满和怀疑。

        最近一直在主持朱儁祭奠礼仪的朝中三公之一、最德高望重的蔡邕,亲自召见了阎象,责问原由:“大将军薨逝,举国同悲,卫将军吊使何故迟来?”

        阎象此刻倒也还不敢放肆,诚恳地解释:“请蔡司空见谅,也代为禀明陛下:卫将军二十日前,便已派遣臣进京吊唁,其心甚诚。

        只因臣急于赶路,贪抄近道,妄图腊月翻越嵩山轘辕谷。没想到风雪加大,困在少室山进退不得。一困半月,我主卫将军想来是不知臣困在嵩山,故而也没有再派第二批吊唁使者。”

        蔡邕点点头:“原来是欲速则不达,寒冬腊月,走小路近路翻嵩山太危险了,使团没有什么伤亡吧?”

        阎象:“蒙司空关怀,幸得全员无恙。”

        蔡邕:“那就好,你们进去吊唁吧。”

        当天一切繁文缛节,无须赘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