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八,雒阳城。

        闲置了多年的雒阳尚书令府邸,被重新匆匆装饰了起来,即将在数日后迎来它的新主人——袁术身边的大红人谋士阎象。

        在李傕郭汜作乱时期,朝廷在长安是设置了尚书令职务的,当时的尚书令是背叛王允投奔傕汜的士孙瑞。不过后来刘协逃回了雒阳,就再也没设置尚书令。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尚书令这个官员其实只是实权大、品秩低,掌握源自内廷的少府六曹尚书。既然刘协回到雒阳后,朝廷能实际掌管的事务很少,还设这个尚书令干嘛?礼仪类的门面官有三公就够了。

        另一方面,也是士孙瑞的折腾,让尚书令这个官职暂时有些贬值,名声不太好,朝中名士出生的官员都默认劝皇帝还是把这个位置空几年好,反正也没事儿干。

        没想到如今袁术倒是心大,他觉得自己跟刘协当然不一样,刘协是无权的虚君,他是掌握两京和帝乡的实君!尚书令必须重新配上,这才叫朝廷的牌面。

        反正都今朝有酒今朝醉了,怎么能跟那些升斗小民一样做梦都做得卑微、做梦都不敢畅所欲梦。

        另外,因为前司徒赵温是被袁术军杀害了的,袁术就准备封另一个重要谋士杨弘当司徒。而太尉他不打算换,虽然杨彪现在已经逃离雒阳,但考虑到杨彪跟袁家有联姻,袁术依然遥命杨彪继续当太尉。亏得这个消息还没传出去,不然恐怕也会把杨彪恶心得不行。

        因为还有三天工夫就要用了,所以尚书令府的后院其实已经修好,就算没修好也已经能住人了。阎象已经住了进去,只等门面再稍微拾掇两天,正式开府。

        不过他的内心还是非常悲凉的,他知道主公这么干,下场是什么。

        袁术想轰轰烈烈,想体面。他却不想轰轰烈烈——他是被主公逼着一起体面的。

        在这样的环境下,居然还有文人才智之士会投靠袁术军的将领、给袁军将领当幕僚,这是阎象挺没有想到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