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李素在为南下上任的事儿进行信任打点的同时,随着他发售的“科举数学教材大纲”在长安城内如火如荼地传开,首届科举的北场备考,也进入了最火热的阶段。

        尤其是和数学相关的茂才、明算两科,士子之间的氛围陡然紧张了起来。

        ……

        买到《九章集注》的当晚,书刚刚拿到手,孙资还停留在浑浑噩噩如在梦中的狂喜状态下时,贾逵已经比他先清醒了些,刚刚离开排队人堆聚集的所在,就立刻拉着孙资疯狂往他们借住的蛤蟆陵破庙跑。

        “这么急干什么?”孙资体质也不如贾逵好,跑久了就容易喘,不由追问。

        贾逵晃着一根手指头恨铁不成钢:“贤弟啊,你也太过阅历不足。你我是什么身份?因为在郡中士人之间略微有点名声,但别人又觉得我们算学不好,才偶然捞到机会来陪考的。现在我们有了机会拿到秘传自习,花了大代价围的主家会不提防我们上进?

        我都怀疑要是咱就拿着这些书卷直接回下处,说不定一会儿就会遇到主家的人来堵门搜身。我看我们回去前还是暂时把书藏个地方,再买两罐酒,装作他乡遇故知聚饮去了,喝到现在才回来,什么都不知道。”

        孙资略一思索,彻底醒悟,觉得很有道理,当下也不敢省钱,为了保险起见,又去花了近百枚钱买了两壶最便宜的酸涩劣酒,跟贾逵一起喝着回去。

        之前贾逵请他吃了狗肉,而且贾逵比他有钱,按说孙资也不至于买酒回礼。不过他是真意识到了,贾逵不管学问如何,心机阅历明显强过他,好在两人不存在竞争关系还要互相帮扶,所以,看在贾逵两次出言指点,他决定还是忍痛请喝酒。

        果不其然,两人诈作醉醺醺地回到蛤蟆陵借宿破庙的时候,就看到破庙门口有打斗激骂之声。

        他们还没空看热闹,自己的麻烦就找上门来了。

        贾逵被几个大汉拦住,后面街角转过一个脸色发青的虚弱书生,皮笑肉不笑地跟贾逵拱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