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往返二十多天的血战,关羽的部队总算是安然撤了回来。他这一路的艰险,可谓是步步随机应变见招拆招,才侥幸走脱。

        每走一步,都会发现一开始的计划中某些条件已然不满足,不得不临时调整一下才有活路。

        远的不说,就说关羽即使已经过了三门峡天险之后,他甚至都没能完全按照之前的计划走完最后一程——按照原计划,关羽过了大阳县之后,应该往北翻越中条山,回到还有诸葛亮把守的安邑,协助防守。

        但关羽之前的伤势不轻,根本无法支持再战,他的士卒也疲敝不堪。

        尤其是把篷车从黄河里撑到北岸中条山山坡上、再把货全部卸下来背着翻山过三门峡、人推马拉并力把近千辆空重都有好几千汉斤的大篷车推上山坡再从另一侧推下河。

        这一切操作对士兵的体力消耗实在是太过巨大了,整个过程中摔死和事故死亡的士兵都不下百人,几乎占到了撤退部队的百分之零点五。

        肌肉拉伤、其他身体劳损伤情更是不胜枚举,估计全军有两三千人肌肉拉伤或者骨头椎间盘突出的,都得好好调养。

        这样的强弩之末之师,战场上还能有什么作为?好在关羽也临时得到了好消息,知道诸葛亮很争气,居然独力就暂时击退了张辽和贾诩。

        如此一来,即使吕布后续亲自再去攻打安邑、或者把文丑和成廉派去,跟张辽合兵,那也需要不少准备时间,至少十天之内不用担心了,关羽也就不用那么急切亲自回防安邑。

        考虑了这个情况后,关羽躺在篷车里一边逆流行船一边思考对策,才临时决定他自己回长安或者至少是渭河口的华阴、蒲坂养伤、把士兵们也带回后方休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