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正面战场的乱战和反推持续进展,汉军在一线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

        终于连刘备和诸葛亮、鲁肃、沮授都亲自来到防线前五百步的距离,找了一座望楼观测敌情,旁边自然还是有上万的亲卫步兵方阵拱卫。

        反正刘备在汝-澧防线正面投入的部队就超过了十万人,还有一半人马则是部署在一直能绵延到附近两个县城的宽大正面上,连续结硬寨。今天这场反击也动用不了十万人,预备队很是充足。

        刘备观察了正面的厮杀情况后,也忍不住跟诸葛亮探讨:

        “曹军居然这种情况下还敢试图发动偷袭反击,想歼灭我军的工兵部队。这正是天赐良机,若不趁机反扑、把曹军的外围汝-澧防线彻底突破,那就太对不起黄老将军和高顺将军、陈校尉的殊死奋战了。”

        诸葛亮:“陛下所见甚是,臣刚才也趁机分析了,曹操有此之败,说到底还是轻敌了。

        他们一是不清楚黄老将军率领的那数百巡逻铁甲骑兵,在更换装备了我军的新式马铠后,究竟能有多大的爆发战力,是否足以冲杀撑到援军主力投入。

        二来,他们也小看了我军精锐工兵的战斗意志,看乐进刚才的战法,完全是那种觉得‘只要骑兵把步兵纵深包围了,步兵就会不战自溃,然后就能追杀’的想法。

        而只要陈校尉顶住了恐惧,让士卒们发挥出平时操练过的壕沟战防守操典,做到被骑兵从头上跨过去都不怕,乐进其实就已经无法成功了。

        我军现在的反扑,不过是顺势利用好曹军这两个弱点,本就应得此胜。”

        诸葛亮的点评很中肯,也可为切中敌弊。曹军决策打今天这场反击,最大的错误就是低估了汉军工兵的战斗意志。

        任何时代,坦克从头顶开过去后,依然能坚持在堑壕里不逃的步兵,本就非常难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