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在话,李素对于诸葛亮那一堆反间操作最后会实现怎么样个效果,其实是心里真没底的。

        他也没希望孙权居然那么顺利、抽走整整两万旧部自立了。要知道孙权投曹的时候也就剩三万人左右的战兵,这等于是归曹两年半,最后居然只付了不到一万人的代价就脱身了,这防备也太松懈了吧?

        对李素来说,最好的结局当然是孙权出于恐惧,不得不求自保,但是失败了、被反扑、双方血腥厮杀,然后李素趁着两败俱伤的时候攻进去。

        要是孙权功亏一篑死在曹仁手上、然后曹仁也刚刚元气重伤被李素抢人头,那就是最完美理想状态。

        孙权背信弃义的脾性李素是挺不喜欢的,阴的人世上有他李素就够了,而且李素好歹是建设新规则的人。

        可惜,假设不得,没有重来的机会。那就自己动手呗。

        如今的局面,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孙权这家伙的演技是真的好,两年半,跟曹操的长女演得那么恩爱、温良谦恭,没有野心。

        第二么,就是曹操估计也是真心欣赏了孙权。历史上曹操就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只是他跟孙权冲突比较严重,所以只是感慨一下。这一世孙权却成了他女婿,他是真的惜才了,所以放松了警惕。

        真是终日打雁最后却被雁啄,曹操这一世吞了孙策的遗产,也吞了袁绍的遗产,算计了两个后继无人的盟友,最后却被反噬一把,赔了一个女儿。

        也算是因果报应、造化弄人吧。袁谭袁尚的不成器,也是促成曹操降低对故友后人戒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