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璇的母亲朱兰是贫下中农出身,因为成分不好,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常受批斗,自小被村里人歧视,错过了几次很好的工作机会,所以朱兰很年轻时就发誓远嫁,她在堂姑的介绍下和汪璇父亲认识,不久结婚了。

        父亲是外省人,也是农民出身,大概b母亲更穷。但他很有头脑,很早就去山西煤矿上做工,从矿工做到煤老板。

        汪璇家于是渐渐阔起来,美中不足的是一直没有儿子,朱兰36岁才生下汪璇,这已经是第四个,依然是nV儿。NN甚至说要把她送人,但父亲大手一挥说:“又不是养不起。”

        但后来果然养不起了。

        汪璇一岁多时,父亲得了癌症,虽不是癌症晚期,但肿瘤位置刁钻,做不了手术,又一时Si不了,只能长期在医院里耗着,住北京最好的医院,用最好的药,那时是90年代中期。

        汪璇三岁多时,父亲终于Si了。她自然对于父亲没有任何记忆,据母亲说,父亲脾气暴躁,夫妻常常互殴,但偶尔父亲对母亲也还不错,他有魄力有头脑,念书不多,为人粗鲁。看照片,其貌不扬,但身材挺拔威严,很有气质;在漂亮得像明星的母亲旁边,也并不掉份。

        据母亲后来说,父亲Si后,婆家很欺负母亲,甚至给母亲介绍对象,为的是瓜分家里的地产和房产,珠兰于是拿着房契地契,带着四个孩子一起回了娘家。

        然而世态炎凉,如果没钱,又是寡妇,孩子还多,那么不管是婆家还是娘家,都是一样的。

        这一年,汪璇四岁。

        除了不动产,家里的钱都存在供销社。那时候还不知道供销社有一天会倒,也不知道供销社老板会跑路。

        母亲觉得县城不挣钱,于是去省会打工,把汪璇放在姨妈家,大姐寄宿师范学校,二姐和三姐则放在舅舅家。

        从这个时刻开始,汪璇渐渐开始有了记忆。母亲把她送到姨妈家寄养的时候,姨妈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最后一回,以后别让我给你带孩子。”原来爸妈在山西开矿时候太忙,也曾把二姐三姐放在姨妈家寄养。

        汪璇在姨妈家的生活还算好。姨妈家在农村,但姨父是村里小学的校长,姨妈对她不算坏,但姨妈毕竟不是妈,中间始终隔了一层,姨父更是跟她没话说。

        她记得那时是上学前班,她和一个老师的小孩是朋友,那天他们玩得热了,自己不会脱毛衣,于是那小孩噔噔噔跑到老师办公室,让她妈妈帮自己脱衣服,汪璇不敢进去,躲在外头偷偷看,姨父看到了她,轻飘飘地扫了她一眼,又把目光移开了,汪璇于是穿着毛衣一直到放学。

        她是从那时开始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就好像一个孤儿,她那时甚至和母亲都不熟,因为据说她一两岁时,是寄养在一个山西人家里,父亲病后才被接回去。后来听姐姐们说,她一两岁的时候让山西人给教坏了,一身匪气,见到姐姐们就打,还说只有自己才是母亲的nV儿,她们都是姨妈的nV儿。

        但这段在姨妈家的日子,她X格中又渐渐染上自卑和怯懦的影子,从那时起,极大的自卑与自傲开始交织在她身上显现。

        那时她还不会说当地方言,说一口不地道的普通话,但村里的老师小孩都不错,质朴善良,对她都很好,就用普通话和她交流。她记得有个高年级小姐姐,长得高高瘦瘦,笑起来十分甜蜜,每回下课就给她捕蝴蝶采花,然后用透明胶带贴在本子上,做标本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www.dxsz8.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