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知为何总是走得很快,在你还未意识的时候,它便偷走你所有的认知。某个时刻,仰起头盯梢那转动数字的定时器,会看到时间走到傍晚。某个夜晚,偏头去瞧电脑右下角的数字时,会看到时间都到期末尾。

        新发的社会实践表到手,谈与舒就跑到部门,翻箱倒柜找出公章盖好。拍张在现场的照,用办公室的电脑,借鉴网上模板,一篇社会实践报告新鲜出炉,毫无水分。

        但社会实践表一发下,这个学期也将近尾声。谈与舒不用忙于背诵部门给与的资料,反而整合老师发下的PPT,添加自己的课堂笔记,合成期末必备“军粮”。

        中文班的期末月有考查课,基本都在十七、十八周赶着完成。第十八周课程结束后,剩下的几周没课上,都是为了让大学生用这点时间预习,通过期末的考试。

        每个专业年年的培养计划相似,考查课与考试课都基本固定,若有变化,老师会在开课前说明。这种区分,告诉了大学生哪些课该逃或水,哪些课需要认真听讲,期末并好好准备。

        这学期考试的课基本都是需要背诵,不提毛概那大量的内容,且说这学期又搞了必须在教室的线上考试,题库大大增量,让不少大学生哭爹喊娘,跑打印店购买那该死的题库。

        期末月图书馆的自习室座位供不应求,每早七点起床,赶忙在手机上抢位置。由于垃圾的校园网,谈与舒次次没抢到座位,只能抱着书去教室里复习。

        期末月的教室空荡荡,除必要的开会,以及高年级学长备考教资面试提前预定。无论何时去,都能有位置,但要找个没人的教室很难,谈与舒从一楼爬到六楼,只找到厕所旁的教室,六楼的。

        没有人的教室非常爽,适合谈与舒这种需要背诵的人。首先翻开现当代文学书的当代文学内容,画着时间线与框架,将整本书压缩在一张纸上,将内容再次熟悉起来。

        窗外夏风轻起,吹动窗帘呼呼作响,谈与舒捧着书站在窗户前,打开窗户能看到对面新建成的创业大楼,以及覆盖率极高的植被。城市区域若论绿化率,除了公园,便是校园了。

        满目的绿色,对紧盯书本的眼睛极好,吹来的夏风习习,驱散了夏日的凉意。谈与舒将书搁在窗台,大声背诵作者、作品简介与主旨,以及作品对当时的时代有何意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