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安石进退维谷时,秦构又下了一步棋,调动东瀛太上皇魏忠贤,为他儿子当东瀛国主做准备。

        因为他见王安石那么快就搞出了那么大动静,朝会上几乎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吵王安石那群学生的问题,所以他就觉得自己安排海外建国的事也要提上日程。

        东瀛位置还算可以接受,问题在于上面的东瀛人太多了,于是他就下密旨让魏忠贤想办法招揽大量乾人去东瀛,同时也尽可能把东瀛人送出东瀛。

        “这是要让咱家在东瀛这腾笼换鸟啊。”

        魏忠贤拿到密旨后,感觉这密旨来得正是时候,因为他现在对东瀛的情况已经算是比较熟悉了。

        因东瀛国主失去权力多年,加上东瀛之前靠遣唐使,遣乾使学到的包括农耕技术在内的大量技术,现在的东瀛上面有近七百万人。

        更恐怖的是,因为东瀛国主失去权力,整个东瀛的局势和中原春秋战国时期很像。

        明面上的老大没了,地方上的小弟各有各的心思,为了把更多的炮灰忽悠到战场上,东瀛国的地方势力一直拔高什么武士的地位,还许下各种各样的好处。

        结果那些地方势力把武士用完以后,却发现所谓的武士尾大不掉,想撤都撤不了,最后只能认了对方的特权。

        而且东瀛人普通人中成为武士是唯一能看见的上升渠道,加上普通人的地位太低,只要招武士,永远都要面临人满为患的局面。

        那么多异常廉价的兵源,看得魏忠贤头皮发现,现在秦构的这个旨意,就正和他的意,具体该怎么做他都已经想好办法了。

        把东瀛的三条国主喊过来,笑道:“三条国主,这些日子我们在东瀛找不老药,实在是对贵国造成了颇多不便,所以我大乾就想出来一个办法,给贵国补偿一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