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中箭的时候,曹军追击部队至少还有三万五千人的生力军,是可以继续作战的。

        但没办法,冷兵器时代,中了埋伏,人心惶惶,主将还被箭雨重伤,再加上强行军慢跑了一个半时辰,体力衰弱得厉害。

        这种情况下,还遇到严阵以待以逸待劳的敌人,哪怕敌军大部分战斗经验不足,那依然是一边倒的碾压局势。

        成批的曹军如割麦子一般倒下。

        这种场景按说很少在冷兵器时代出现,毕竟对面的诸葛亮架设的只是连弩而非机关枪。

        但它偏偏就是出现了。

        前排的陷阵营坚如磐石,不动如山,任由惊涛骇浪一样拍击上来的曹军反复冲刷,只是凝重整齐地挥舞长柄斩马剑砍杀。如墙而进,人马俱碎。

        诸葛亮挑选的反击阵地地形也非常好,正面比较狭窄,也是那种连两侧缓坡都算上,也不足两百丈宽的地方,一个营八百人排一排刚好堵住口子。

        陷阵营身后,大约是三千人的长枪兵,都是由今年刚入伍、只经过一两个月正轨军事训练的士兵组成。不过这些士兵接受的军纪训练倒是不少,因为还挖了半年运河,纪律上好歹能做到基本的令行禁止。

        长枪兵需要的技术含量比较低排好队按号令按节奏整齐刺杀就行,所以有纪律的新兵也能胜任。

        紧贴在陷阵营身后的第二排长枪兵们,左手还拿着盾,右手单手握持相对短一些的一丈六尺铍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